分子肿瘤及表观遗传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以研究肿瘤表观遗传学机制为核心优势,确立了三大主要研究方向:肿瘤表观遗传学、肿瘤微环境及肿瘤转化医学。实验室面积为1200平米,配备了先进的科学研究仪器设备,诸如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以及数字PCR等,仪器总价值约1500万元,为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实验室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过硬的研究队伍。现有研究人员46名,专业技术人员5名,专职管理人员2名。其中国家杰青1名,省部级人才13人次。研究队伍以“学科带头人引领,研究骨干支撑,专职技术员协助,研究生参与”为组织形式,以提升学科专业的整体研究水能力为目标,以点带面,进而形成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作为科研服务公共平台,实验室已为上千名研究生提供过科研服务,每年常规在室研究生人数80余人。

 

学术带头人:

 

表观遗传学方向学术带头人 任国胜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两江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首席医学家、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签约教授、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分子肿瘤及表观遗传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作为课题负责人曾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包括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项),主持和参与包括国家863、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在内的多项纵向科研课题,2011年获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发表论文260余篇,其中SCI论文167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百余人。编写《外科学》、《普通外科学》、《内分泌系统疾病》等国家级规划教材及学术专著20余部。2005年荣获“重庆市海外留学人员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1年获“法国功勋骑士勋章”,2021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军官勋章”。

 

表观遗传学方向学术带头人 陶谦

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子肿瘤及表观遗传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国家杰青B类)获得者,国际表观遗传学会副主席。其研究课题历年来受到香港政府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近年主持的科研经费达2000多万元,发表SCI论文180余篇,包括Lancet、PNAS、JCO、Blood 等国际权威杂志,文章被引>13100次,H 指数71。

 

肿瘤微环境方向学术带头人  向荣

教授,博士生导师,973首席科学家。已发表SCI 论文200余篇,主要研究成果在包括J Clin Invest、Blood 及Cancer research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申请国内国际专利10余项。

 

肿瘤微环境方向学术带头人 李洪忠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分子肿瘤及表观遗传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累计发表SCI论文50余篇,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Cancer Cell、Cancer Discovery、JITC和JAMA Network Open等国际权威专业杂志上。

 

肿瘤转化医学方向学术带头人  王晓琳

医学博士,主任药师,重庆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得者。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3件(国内13件,国外10件),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3 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2项,重庆市科委科技重点攻关项目1项,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

 

肿瘤转化医学方向学术带头人  张良珂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常务委员。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发表通讯作者SCI论文30余篇,授权第一发明专利10余项。曾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特色平台:

1、肿瘤表观遗传学及肿瘤分子标志物筛查研究平台

该平台致力于深入剖析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行为,具体涵盖肿瘤细胞增殖、分化、转移及凋亡等关键环节。通过综合运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芯片、蛋白芯片等尖端技术,旨在揭示恶性肿瘤的生物学机制,并寻找对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具有早期诊断、治疗或预后指导意义的分子标志物。通过基础实验研究与临床(诊断、分期分型和基因治疗)研究的有机结合,结合理论探索与技术创新的双重路径,我们力求获得可应用于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临床分期分型及治疗预后的标志基因谱和蛋白谱。这些研究成果将为临床恶性肿瘤的早期特异性诊断、治疗预后的判断提供有力信息和技术支持,进而推动转换医学在肿瘤领域的深入发展。

 

2、肿瘤微环境生物学研究机制平台

该平台以肿瘤微环境为研究切入点,利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先进技术,深入探讨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研究重点聚焦于肿瘤微环境与癌细胞之间的信号转导作用及功能机制,以期全面阐明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发生(如促致瘤和肿瘤生长)、发展(促血管形成、促转移)等过程中的生物学机制。通过这一研究,我们旨在为以肿瘤微环境为靶向的分子治疗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3、肿瘤转化医学研究平台

该平台旨在通过综合运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蛋白组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诊断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手段,开发创新的肿瘤标志物诊断方法,并筛选具有潜力的抗肿瘤药物靶点。针对已知靶点和新靶点,我们采用高通量技术和计算机虚拟筛选方法,筛选出潜在的抑制药物,并深入揭示药物抑制肿瘤的分子机制。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开展新药研发工作,并注重成果的转化应用,以期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有效手段和药物。

 

 

 

学术研究照片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