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详细

高龄产妇胎盘前置血管穿透子宫 产科极速“封堵”解危大出血

发布时间:2024.12.10
字号:
长久以来,生育被喻为女人的 “生死门”,在这道充满风险的 “门” 后,潜藏着产后大出血这只“洪水猛兽”,时刻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
今天,重医附一院【“向新而行 勇担使命”百项特色技术巡礼】专栏特别推出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看重医附一院产科如何运用这两项技术守护母婴安全。

图片

 

化险为夷!

贵州42岁高危产妇母子平安

四年前,一位从贵州转入重医附一院的孕妇,牵动着产科团队的心。这位42岁的高龄孕妇,妊娠34周多,被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同时,她已有三次剖宫产史,子宫十分脆弱。更令医护人员揪心的是,她的诊断证明上还罗列着:胎盘植入、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妊娠期糖尿病......尤其是术前核磁共振检查提示“胎盘完全植入于子宫前壁”,这意味着胎盘就像树根一样,不断向深处浸润扎根,胎盘血管甚至穿透子宫、侵入膀胱,膀胱损伤风险极高,术中出血风险大大增加。

图片

“孕妇是在阴道流血5个多小时的情况下紧急入院,情况十分危急,随时都面临大出血危险。”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何明祥医生说道,“团队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再次超声评估胎盘植入情况,并组织骨干力量进行紧急讨论。”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产科团队进行了充分的术前讨论、术前评估及围产期的准备。考虑到孕妇有多次剖宫产史及人流史,团队一致决定采取腹主动脉球囊阻断下剖宫产术,解除大出血危机,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母子平安。

 

手术室内,气氛紧张而凝重。随着腹主动脉球囊的充盈,仿佛一道闸门被缓缓关闭,暂时阻断了汹涌的血流。在清晰的手术视野下,产科与麻醉科团队紧密合作,每一分每一秒都凝聚着医者的智慧与汗水。最终,手术成功,术中出血仅500毫升,母子平安!

 

技术革新:

守护母婴安全的两把利剑

在这场“化险为夷”的生命守卫战背后,是重医附一院产科团队对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的深刻理解和熟练运用。

 

何明祥医生介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原本主要应用于骨科领域预防大出血。在重医附一院产科团队的探索下,该技术被创造性地应用于产科领域,尤其是针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等出血风险极大的疾病。其原理是通过DSA血管造影技术,在剖宫产手术前预先在腹主动脉下段放置球囊扩张导管,手术时充盈球囊,暂时阻断腹主动脉以下器官的血流,使子宫处于“缺血断流”状态,从而大幅减少术中出血。

而在应对产后出血难题时,还有一项名为“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关键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技术是针对阴道分娩及剖宫产术后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另一项有效治疗手段。在该技术问世之前,医生主要依赖输血的同时,结合传统治疗手段,如手动按摩压迫子宫、使用增强子宫收缩的药物、宫腔填塞以及各类缝合术,来救治产后大出血的产妇。如果这些止血措施效果不佳,最终可能不得不采取切除子宫这样的极端措施。何明祥医生说道:“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止血效果立竿见影,现在已成为科室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核心技术。”
据了解,重医附一院产科于2012-2014年率先在西南地区先后开展子宫动脉栓塞术及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这两项新技术,10多年来已累计完成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下剖宫产术1200多例,子宫动脉栓塞术800多例,取得了显著效果,术后产妇并发症少,成功救治率达99.76%。

图片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这两项技术如同守护母婴安全的两把“利剑”,为产后出血这一顽疾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重医附一院产科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为高危孕产妇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

 

 

专家介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源 | 华龙网
编辑 | 龙利蓉
排版 | 宁宇琪
校对 | 姜佳妮
审核 | 刘煜亮 张华 邓兴宇 李丹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