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为民上两会 重医附一院代表委员尽责履职显担当
重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重庆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近日举行。
重医附一院的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们带着从基层收集的民意民声,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走进会场,积极建言献策。
期间,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上游新闻、华龙网等媒体共刊发7条新闻对此进行了报道。
1月19日上午,重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重庆日报记者 熊明 齐岚森 摄
重医附一院
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
张丹委员提案:《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市高等院校学术论文AI工具使用规范的建议》《关于加快完善我市“互联网+护理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议》等。
何建国
重庆市第六届人大代表
重医附一院副院长
何建国代表建议:《关于深化远程医疗发展提升我市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建议》等。
漆洪波委员提案:《关于高层次医疗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的建议》等。
左中
政协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委员
重医附一院第一分院院长
左中委员提案:《关于进一步优化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工作的建议》等。
刘胜春
重庆市第六届人大代表
重医附一院外科教研室主任
刘胜春代表建议:《关于增加自愿捐献遗体器官标识和建立捐献卡的建议》《关于将医药相关学(协)会纳入统一考核标准的建议》等。
罗诗樵
政协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委员
重医附一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

新重庆-重庆日报客户端

近日,复旦大学发布《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明确禁止使用AI工具生成或修改原始数据、原创性结果图片以及正文文本等关键内容,引发社会热议。重庆市教委去年11月指导编写了《重庆市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指南》,对AI应用中的学术不端行为表示关注。
张丹表示,AI工具的不当使用会冲击学术研究的诚信“生命线”,但她通过调研发现,尽管部分高校已经出台了相关规定,然而学术界对于利用AI作弊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检测和处罚措施尚未达成统一共识。不同高校在记录和处理疑似不当行为的案例时存在差异,部分高校没有完整记录。同时由于目前AI技术的法律地位不明,导致对其生成物的保护和追责存在困难。教育机构对使用AI工具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技术也比较落后。这些问题均表明,我市高校的AI工具使用规范亟需建立和完善。
张丹呼吁,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科学界定AI工具使用的范围和界限,进一步统一标准,强化政策导向,明确AI技术在高校的辅助性质。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高校应引导学生和研究人员合理使用AI工具,充分发挥其在数据处理、文献检索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保持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并将学术诚信教育纳入学生培养计划,向学生传授学术规范和伦理知识,提高教师对学术诚信问题的重视程度和监管能力,还应根据学校情况制定详细的使用规范。
张丹还建议,相关机构可开发更先进的学术不端检测技术应用,更加有效识别AI工具生成的内容,尽可能减少学术抄袭和造假行为。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罗静雯 刘力
重庆电视台

市人大代表、重医附一院副院长何建国说,过去一年,通过“医联体”,他和同事们走访了二十多家关联的区县、乡镇医院,疑难重症如何转诊治疗,是过去一年他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次两会,他提出了互联网医疗如何在基层落地的相关建议,让患者、医生不跑路,信息跑路,有效提升常见病规范化治疗。
重庆广电记者 李峰 王雄伟 陈瑾昱
上游新闻
重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重镇。2025重庆两会期间,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医附一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罗诗樵呼吁重视电池驱动机动车辆消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