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详细

七旬阿姨险失明 真相竟是“颅眼沟通肿瘤”!多亏专家火眼金睛“显微镜拆弹”……

发布时间:2024.12.12
字号:
图片

眼疾患者视力陡降,

第一念头肯定是到眼科就诊。

殊不知,

最终能治疗患者的,

可能是

“神经外科医生+眼科医生”。

 

“真神奇呀,我的眼睛又能看清了!”近日,从重医附一院出院的曹阿姨,逢人就会讲下自己原本要失明的眼睛又重获光明了,随后就会对为她治病的专家们一顿夸赞。

 

曹阿姨口中的专家们,就是重医附一院神经外科颅底亚专业团队杨刚主任、王晓澍主任医师、唐兆华副主任医师,以及眼科眼肿瘤眼整形亚专业王朝奎副主任医师。

 

 

 

 

七旬阿姨视力模糊几近失明
真相是长了“颅眼沟通肿瘤”

 

1个月多前,曹阿姨感到右眼看东西越来越模糊,在当地医院眼科就诊后,接受了白内障手术。结果,视力没得到改善。

 

焦虑不安的曹阿姨及其家人辗转咨询了多家医院。最终,她选择来到重医附一院。当时接诊的医生讲到,曹阿姨在入院时,右眼已接近失明,仅有一点点光感,右眼上睑下垂,眼球向外突出。

 

根据经验,医生判断她的病情并不简单。进一步检查证实了医生的推断,曹阿姨右侧颅底及眼眶尖深部有一体积较大的肿瘤,导致视神经和眼球严重受压,肿瘤经过眶尖—总腱环—眶上裂已严重累及颅底深部的海绵窦。

 

原来,这才是她几近失明的元凶。

 

手术难度大 伴有永久失明风险

跨学科专家团5小时完美“拆弹”

 

病因找到了,但斩断病因却是一个大难关。

 

图片

(术前病变影像资料,红色箭头指向眼眶及颅内病变部位)

 

神经外科颅底亚专业团队杨刚主任 带领团队仔细分析了CT、MRI图像资料,反复研讨认为,该手术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都非常高, 最严峻的挑战有3点——

 

1. 患者视神经及眶内神经、肌肉和血管受压严重,且肿瘤与周围组织致密粘连,切除肿瘤极其考验技术;

 

2. 肿瘤累及中颅窝的海绵窦,支配眼部的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等均从此处穿过,手术中一旦伤及神经血管,就可能导致永久失明;

 

3. 海绵窦是人脑最大的“血库”,其内还有人体最重要的血管颈内动脉主干,一旦术中损伤,可能出现不可控制的出血,严重或危及生命;

 

见多了“奇瘤”“怪瘤”的专家团队并未退却,他们凭借在业内首屈一指的技艺,给出4个“金点子”方案——

 

1. 神经外科医生与眼科医生联合手术,发挥各自特长,共同完成颅内及眼眶内肿瘤的安全切除;

 

2. 眶内、眶尖及海绵窦内肿瘤需要精细化地完全剥除,过程中不能对眶内和海绵窦内结构造成损伤;

 

3. 海绵窦内肿瘤实行全硬膜外切除技术,使脑组织得到保护;

 

4. 要使视神经受压充分解除,促进其功能恢复。

 

手术室里,唐兆华副主任医师、王朝奎副主任医师王晓澍主任医师等人配合默契,颅眶显微镜下的每一丝操作,他们都小心翼翼、步步为营。经过近5小时紧张的高强度操作,曹阿姨的肿瘤被完整摘除。

 

 

曹阿姨苏醒后竟然“能看清”了

全家人喜上眉梢

 

 

得益于专家团队的高超技艺,这台手术的效果非常好——曹阿姨的视神经的受压完全解除,海绵窦及眶内正常的神经、血管及肌肉结构均得到了完好保护。

 

曹阿姨在术后很快苏醒,她右眼睑可以顺利睁开,眼球各向活动正常,视力也开始恢复。

 

术后2周,曹阿姨全家人此前的担忧烟消云散,大家个个喜上眉梢。原来,曹阿姨几近失明的右眼,如今的视力恢复至0.7的水平,她已经能近距离清晰识字,视野范围也全面恢复。

 

根据唐兆华副主任医师、王朝奎副主任医师的经验,0.7的视力仅是手术恢复期的暂时水平,未来曹阿姨的视力可以恢复得更好。

 

更令曹阿姨全家开心的是,她的“颅眼沟通肿瘤”被确诊为良性的神经鞘瘤,以后复发的可能性不大。

 

 

图片
图片
神经外科颅底亚专业(前中颅底方向)介绍
图片
图片

 

重医附一 院神经外科颅底亚专业(前中颅底方向) 团队主要治疗各类复杂垂体腺瘤、颅咽管瘤、颅底脑膜瘤、神经鞘瘤、脊索瘤、软骨肉瘤及颅内外沟通肿瘤等疑难颅脑病变。

 

图片

神经外科颅底亚专业团队

团队经验丰富,拥有以“神经内镜经鼻或经锁孔颅底微创手术”为代表的特色技术,并在多学科团队合作基础上开展以显微镜+内镜技术联合治疗颅内外沟通肿瘤的优势技术,是西南地区最早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医师培训基地”。
 
团队 世界首创 “In Situ Bone Flap原位骨瓣颅底重建技术”“鞍隔重建技术”和“STSAMA-PNSF选择性蝶腭动脉及上颌动脉移位的带蒂鼻中隔瓣技术”,并在世界率先开展“垂体瘤日间手术”,是西南地区最早开展经鼻垂体瘤手术的单位,也是西南地区最早开展内镜经鼻垂体瘤手术和颅咽管瘤手术的单位,年均手术数量和质量稳居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前列。

 

图片
图片
神经外科颅底亚专业团队成员介绍
图片
图片

 

 

图片

 

杨刚,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神经外科主任,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市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近30年。 主要从事前、中颅底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曾先后前往卫生部内镜培训中心、北京天坛医院及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UPMC)学习神经内镜技术。 在国际上首创并命名“In Situ Bone Flap原位骨瓣颅底重建技术”(写入专家共识); 是垂体瘤住院手术时间最短“世界纪录”(23小时)保持者; 2023年8月获国家卫生健康委“首届中国神经外科医师诊疗能力大赛”总决赛第一名及“全国十佳”医师; 2023年12月获第十一届医者仁心“重庆名医”。

 

擅长神经内镜经鼻微创治疗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脊索瘤、颅底脑膜瘤及其它颅底病变;内镜微创经颅治疗脑室肿瘤、脑室脑池囊肿、脑积水及脑深部肿瘤。

 

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袁家岗院区)

 

图片

 

王晓澍,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临床方向为鞍区及前中颅底肿瘤的显微外科及神经内镜手术。发表SCI论文14篇,中文核心期刊21篇,主持省部级面上课题3项,重点课题1项。现担任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内镜学组组长、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垂体瘤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胶质瘤专委会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委会学组委员、重庆市外科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等18项学术组织团体任职。

 

擅长垂体瘤等鞍区肿瘤、脑膜瘤等颅底肿瘤及脑室系统肿瘤的诊治及其经鼻经颅神经内镜/显微镜微创手术治疗。

 

门诊时间:每周三下午(袁家岗院区)

 

图片

 

唐兆华,副主任医师、住培导师 医学博士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重庆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内镜学组委员兼秘书、垂体瘤学组委员,重庆市神经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秘书。曾于北京天坛医院和天津环湖医院学习神经内镜颅底解剖、颅脑解剖、血管吻合及相关手术技术,具有丰富的神经外科临床诊疗和手术经验。与北京天坛医院共同原创了世界领先的“选择性蝶腭动脉及上颌动脉移位-带蒂鼻中隔瓣(STSAMA-PNSF)”临床新技术。主持或主研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和厅局级课题5项、校级课题2项,已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

擅长神经内镜经鼻或锁孔的微创手术技术治疗各类垂体瘤、颅底脑膜瘤、颅咽管瘤、脊索瘤等颅底病变,以及复杂颅眼、颅鼻、颅面等颅内外沟通性病变的手术治疗。

 

门诊时间:每周五下午(袁家岗院区)

 

 

图片
图片

眼科眼眶肿瘤眼整形亚专业专家介绍

图片
图片

 

图片

 

王朝奎,副主任医师,眼科学博士,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重庆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委员。 曾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进修眼整形和眼眶病专业,于中国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进修眼部年轻化,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擅长 眼睑恶性肿瘤或眼眶肿瘤切除及修复重建,各种类型上睑下垂矫正、睑内翻矫正、结膜囊狭窄、义眼台植入、甲状腺相关眼病。
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周三下午、周五上午(袁家岗院区)

图片

 

梁亮,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重庆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副组长,重庆市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主持重庆市科委科研课题2项。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专业方向:眼眶疾病。
擅长 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肿瘤和眼眶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门诊时间:每周一全天、周三下午(袁家岗院区)
 

图片

 

叶子,主治医师、副研究员、医学博士重庆市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秘书、重庆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年委员、重庆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委员、重庆市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 曾于解放军总医院整形修复科学习眼部美容整形。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及重庆市教委青年项目各1项,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近10篇,参编英文眼科专著1部。
擅长眼睑肿瘤及外伤、畸形、上睑下垂、睑内翻及倒睫、睑外翻、眼睑退缩、眼睑痉挛、义眼台植入、内外眦成形及眼周年轻化等手术治疗及注射治疗。
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周四上午(袁家岗院区)

 

 

 

 

来源 | 神经外科

编辑 | 龙利蓉

排版 | 宁宇琪

校对 | 姜佳妮

审核 | 刘煜亮 杨刚 胡柯 邓兴宇 李丹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