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医疗前沿 详细

七旬老人肺癌转移 这项技术1次剿灭多个高危结节

发布时间:2025.04.22
字号:

图片

75岁的张大爷
2年来肺癌病灶稳定
近期却查出多发“肺结节”
考虑为癌细胞转移
医生评估后认为
他不宜接受外科手术
全家人的心情降至“冰点”
“医生,能不能再想想办法?”
面对家属们的恳求
重医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5D呼吸介入团队
首次运用
“一站式”多通道(经气道+经皮)
呼吸介入微创诊疗技术
完全清除张大爷再发的
高危肺结节

 

图片

 

 

图片

肺癌患者最担忧的事

多发肺结节 考虑为转移

2年前确诊肺癌后,75岁的张大爷成为一名积极乐观的“抗癌老人”。通过药物靶向治疗,张大爷肺部原发肿瘤病灶一直很稳定,这让他对身体状况颇有信心。

 

没想到的是,近日一次CT复查,张大爷查出右肺出现了多个实性结节,医生评估后,考虑为肺癌转移,张大爷的心情瞬间跌入谷底。

 

医生评估认为,张大爷已无外科手术指征,不再适合肺部肿瘤切除术,这更加让全家人心情降至“冰点”。

 

多方打听后,张大爷和家属忐忑不安地来到重医附一院金山院区门诊,希望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呼吸介入专家、副主任医师李一诗为老人寻求一种更优的治疗方法。

 

相比年轻人,老年人因存在器官功能退行性病变,麻醉风险更高。

 

经过与张大爷及其家属的充分沟通,重医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5D气道介入专家团队联合麻醉科、放射科开展了多学科讨论,最终决定采用“一站式”多通道呼吸介入微创诊疗技术进行治疗,计划在1次麻醉中,分别行经气道“红袖刀”冷冻消融、经皮肺结节冷冻消融2种手术,从而减少张大爷的麻醉风险。

图片

1次麻醉

“一站式”清除多发肺结节

手术中,“红袖刀”首先出场。李一诗副主任医师提前对病灶进行虚拟导航路径规划,术中仅用1根小小针头,经支气管精准到达癌变病灶,对肺结节冷冻消融。

 

李一诗副主任医师介绍,2024年5月,重医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开展“红袖刀”上市后国内首例冷冻消融技术。这种经生理腔道手术的方式,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黏膜屏障的完整性,从理论上来说,是目前最为安全的消融技术之一,能够在有效治疗结节的同时,减少对患者身体的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图片

李一诗副主任医师进行“红袖刀”冷冻消融

 

针对另一个预判没有气道通向的转移病灶,由敖敏主治医师接手,开展经皮肺病灶冷冻消融治疗。据介绍,这种经皮介入的方式,很好地弥补了经气道介入的局限性,能够对那些经气道难以到达的病灶进行精准治疗。

 

图片

敖敏主治医师进行经皮肺结节冷冻消融

 

当张大爷从麻醉中苏醒,他的多发肺结节已全部冷冻消融。2天后,他顺利出院。

 

回顾这场手术,专家们表示,能在一次麻醉中,“一站式”完成多发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操作,这得益于5D呼吸介入团队、麻醉科、影像科等多学科的高水平紧密协作,从而极大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了患者多次手术的痛苦和风险,还提高了治疗的精准性和安全性,真正为患者带来了舒适、安全、微创的诊疗体验。

图片

经气道冷冻消融手术影像

 

图片

经皮冷冻消融手术影像

 

团 队 简 介
图片

 

图片

 

5D呼吸介入诊疗体系,即经气道、经肺血管、经皮经胸、经食道4个维度,并与胸外科联合呼吸介入手术,全方位、立体化微创介入精准诊疗肺部疾病。

 

在郭述良教授的带领下,重医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5D呼吸介入团队围绕如何早期、微创、精准、快速地诊治复杂疑难肺部、胸腔、纵隔及气道疾病,创新开展了全球首例高难度内外科联合主支气管闭锁再通手术、全球首例海博刀气道肿瘤切除术、国内首例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术(TBCB)、国内首例弹簧圈封堵支气管胸膜瘘术、国内首例Onyx胶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大咯血术、西部首台硅酮支架置入术、西部首个现场细胞快速评价(ROSE)技术平台等多个国际国内首创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呼吸系统疑难疾病的诊断水平。

 

基于经皮介入技术群卓越的诊疗能力,该科室建成重庆首个肺结节与早期肺癌专病诊疗中心,牵头建立全国10省市100家分中心的肺结节与早期肺癌三级诊疗防治网;凭借气道介入治疗和肺血管介入治疗优势,该科室建成全国首个省级咯血中心“重庆市咯血中心”,2023年获批全国首批、西部唯一一家PCCM肺血管介入单修基地,成功构建在国内领先的大咯血救治集成技术体系。

图片
 
来源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编辑 | 连肖
排版/校对 | 陈唯
初审 | 郭述良 刘煜亮
复审 | 李丹 龙利蓉
终审 | 邓兴宇
 
图片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