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小伙瘫痪一年后重新站起!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助力实现更多“奇迹”
常规康复难持续规范开展?重庆首台下肢康复机器人来了
站立行走对正常人来说,是一件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事情,但是这件简单的小事,对众多因脑卒中、脊髓损伤、颅脑外伤等中枢神经系统病损后出现步行障碍的患者而言却难如登天。而长期卧床或依靠轮椅生活不仅容易带来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会进一步削弱患者的康复信心。
如何让这些患者站起来、走起来,是多年来康复医学科一直关注的焦点。此前,该类患者主要依靠理疗师人力牵拉等进行训练,但该类训练存在一致性差、强度难维持、规律训练难持续、训练参数不精准等诸多技术问题。
有没有一种现代康复办法能解决这些技术壁垒?进入21世纪后,基于减重训练设备训练原理研发产生的医疗康复机器人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2014年2月,重医附一院康复医学科率先引进重庆市首台下肢康复机器人,并于同年12月开始进行对外技术推广,给众多下肢瘫痪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实现技术升级 助力4万余人次获益
如果说率先引入国外先进的下肢康复机器人是重医附一院康复医学科在提升学科实力过程中迈出的第一步,那十年来科室持续聚焦这一特色技术,不断结合临床实践进行优化升级,探索出了一条独具重医特色的下肢康复机器人综合训练体系,才是重医附一院康复医学科在国内领先的关键。
“由于没有足够的设备应用经验参考、缺少相关临床应用方法的具体措施、同地区技术空白等,我们引进该技术之初在临床应用中也面临着上机程序复杂、适应症不明确、无法顺利实现从机器到现实步态迁移等诸多问题。如何把技术优势发挥到极致,真正让患者获益?这就需要我们沉下心去,结合患者需求和临床经验不断地改善升级。”说起这项技术,重医附一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白定群教授解释。
缺少临床标准,不知道哪些患者能用,哪些不适合?那就扎根临床,进一步讨论并确定技术禁忌症和适应症;上机程序复杂,患者身体不堪其重?那就优化流程,率先制定精准筛选患者试机标准与上机流程;上机过程中患者容易遭遇机械臂等压力性损伤?那就从细节着手,设计专用的减压衬垫,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提升训练舒适性……在白定群主任的指导下,重医附一院康复医学科团队不断对下肢康复机器人技术进行优化升级,先后创新了“下肢康复机器人专用临床表格”“减压衬垫”等诸多专项技术,并明确将单个患者上机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国内普遍操作时间在10-15分钟)。
这一系列标准化、规范化的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体系也让重医附一院康复技术在全国领先,先后荣获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全国年会科普一等奖、病例擂台赛三等奖,中国康复机器人论坛应用大赛全国一等奖以及中国康复医学会病例二等奖,吸引了众多同行前来学习。
近年来,应全国各大医院邀请,重医附一院康复医学科团队已先后在安徽、武汉、广州、四川、贵州等多地开展下肢康复机器人应用经验培训班,目前已有4万余人次获益。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如何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了康复医学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在前行的道路上,重医附一院康复医学科永远怀着为患者康复不断努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助力更多像小毛这样的人实现生命“奇迹”!
来源|华龙网
编辑 | 龙利蓉
排版 | 杨颢玲
校对 | 姜佳妮
审核 |刘煜亮 白定群 邓兴宇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