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诊疗
消渴(糖尿病)
一、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GB《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1997-03-04发布)与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10年和世界卫生组织(WHO)1996年、1997年的修改诊断方案与中华糖尿病学会1999年正式采用诊断标准和分型(《实用内科学》第12版,2005年1月)。
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
(1)糖化血红蛋白A1c≥6.5%*。
(2)空腹血糖FPG≥7.0mmol/l。空腹定义为至少8h内无热量摄入*。
(3)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血糖≥11.1mmol/l*。
(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mmol/l。
*在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1-3。
二、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
包括控制饮食,坚持适量体育运动锻炼等。
2、辨证施治
(1)阴虚燥热: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小便频多,体重减轻,可伴有乏力、烦热、便秘,舌红苔黄或白燥,脉弦滑数。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合玉女煎加减:天花粉、生地黄、藕汁、葛根、麦冬、黄连、知母、牛膝、石膏。口干、乏力重,加黄芪、乌梅、天冬。
中成药:玉泉颗粒,糖脉康颗粒
(2)气阴两虚:口咽干燥,神疲乏力,气短,腰膝酸软,大便干结,或兼心悸自汗,或眩晕耳鸣或肢体麻痛,或视物模糊,舌体胖或有齿印,舌苔白,脉沉细。益气养阴。生脉散、玉泉丸合增液汤加减:生黄芪、黄精、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生地、玄参、葛根、花粉、山药、山萸肉。夹瘀者,加丹参、当归、桃仁。
中成药:参芪降糖颗粒。
(3)阴阳两虚:小便频数,浑浊如膏,甚则饮一溲一,面色黧黑,耳轮焦干,腰膝酸软,甚则阳痿,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温阳滋肾固涩。金匮肾气丸合水陆二仙丹加减:熟地、山药、山萸肉、泽泻、猪茯苓各、芡实、金樱子、桂枝、制附片、丹参、葛根。心烦盗汗,加黄柏;尿量多,加益智仁、桑螵蛸、五味子。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缩泉胶囊。
(4)气虚血瘀痰结:或脘痞困重,或胸闷刺痛,或眩晕头痛,或肢体麻木疼痛,舌多淡胖,舌质紫气,或有瘀斑,苔腻,脉细濡或涩。健脾益气,活血化痰。复元汤合平胃散加减:党参、黄芪、淫羊藿、丹参、川芎、骨碎补、续断、厚朴、泽泻、山楂、苍术、法半夏。若脘痞乏力,加薏苡仁、蔻仁、木香;眩晕头痛,加钩藤、延胡索;胸闷痛甚者,加姜黄、三七;肢体麻木,加桂枝、鸡血藤、木瓜、山甲。
3、针灸治疗
(1)选穴治疗:可选取少府、心俞、太渊、肺俞、肺俞;内庭、三阴交、胃俞、脾俞穴等用泻法,取太溪、太冲、肝俞、肾俞、脾俞、中极穴,用补法,加灸。
(2)电针疗法:取胰俞、肺俞穴;脾俞、肾俞穴;足三里、三阴交穴,每次取1或2对穴位。
(3)穴位贴敷:主穴取胰腺体表投影区、足三里穴。取体穴胰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膈俞等穴,配耳穴内分泌、皮质下、神门、三焦等穴,采用磁珠或王不留行籽,以胶布固定。
(4)穴位注射:可采用丹参注射液、VB12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疗法。主穴:胰腺体表投影区、足三里。体穴:胰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膈俞等。
4、中医外治法
中药足浴:牛膝30g、鸡血藤30g、川芎15g、红花12g。煎汤,浸泡双足,每天一次,15天一疗程。
中频理疗:采用足浴所用中药煎液纱布敷于指端麻木疼痛部位,于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每天一次,连续15天。
5、中医诊疗设备
HYJ炎症治疗仪、电脑中频治疗仪、电针仪、TDP治疗仪、中药足浴桶。
6、收费项目
针刺、灸法、激光针、中药封包、电脑中频、针刺运动疗法、使用HYJ炎症治疗仪、穴位贴敷、电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