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入性心肺运动试验介入技术
一、新技术、特色技术介绍
1.病例故事(患者姓名用化名);
王老师以前身体健康,平时爱好运动。2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气促,体力明显下降,经查血常规,肝肾功,BNP,甲功,心脏彩超、胸片、肺功能检测后仍不能明确呼吸困难原因,长达2年多次在外就诊,仍无法明确诊断,甚至被疑诊为焦虑状态。来我院后经右心导管检查仍正常,进行了侵入性心肺运动试验后明确为运动诱发的肺动脉高压,经积极治疗后明显好转,王老师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运动。
2.该疾病国内外现状;
呼吸困难在普通人群中占1/4, 而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约占10-20%。侵入性心肺运动试验(Invasive 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CPET)是世界领先的新技术,由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院开展此项技术,目前仅在美国和欧洲的少数几家大学附属医院开展。与无创性的心肺运动试验不同的是,iCPET可在运动前后及运动时同时评估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和代谢功能,用于诊断原因不明的运动导致的呼吸困难,包括早期诊断舒张性心力衰竭、运动诱发的肺动脉高压、前负荷衰竭、线粒体肌病等多种疾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于2017年在全国率先开展此项新技术,为中国早期诊断肺动脉高压,舒张性心力衰竭等疾病,改善病人预后提供重要的临床技术支持。
3.包括但不限于先进性、新颖性、适应症等。
活动时呼吸困难患者经过常规的心脏彩超、胸片、肺功能检测后如仍不能明确呼吸困难原因,就应及时进行侵入性心肺运动试验检查,以明确病因,早期启动治疗。
二、新技术、特色技术运用成效
我院自2017年在全国率先开展侵入性心肺运动试验后,建立了全国首个疑难呼吸困难诊治中心,包括心血管内科、呼吸科、神经内科等多科协作的团队,并在全国(包括台湾地区)进行了推广,在全国和区域性会议讲座60余次。已在广州医科大学附一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云南阜外医院等十几家医院开展了侵入性心肺运动试验,早期诊断和治疗肺动脉高压、舒张性心力衰竭等心脏恶性病,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三、新技术、特色技术的团队成员介绍
黄玮,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在美国哈佛大学附属医院学习肺血管病。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肺血管学组委员,擅长肺血管病、疑难呼吸困难的诊治。2018年获“重庆市卫健委医学高端人才工作室”,发表SCI论文56篇。每周三全天,周一下午门诊。
封盼攀,副主任医师,博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七年制并留院工作至今,2019年获得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博士学位。以第一作者发表中英文论著8篇,其中SCI 4篇,参与临床及教学文章发表10余篇,主持重庆市科卫联合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4项。擅长肺动脉高压和疑难呼吸困难的诊治。门诊时间:每周一、周五上午,周二下午。
顾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曾留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擅长冠心病、肺血管病的诊治及介入治疗;承担五年制本科、5+3一体化学生的理论及示教课教学工作并在讲课比赛获奖;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翻译专著1本,发表学术文章10篇。门诊时间:每周四下午。
雷森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博士毕业,主要从事心脏电生理和肺血管疾病专业。中国医促会心电与心律学会全国委员,历任中华医学会起搏与电生理重庆分会委员及青年委员。作为中国医疗队队员于巴巴多斯伊丽莎白女王医院工作1年。主研省部级科研课题一项,发表SCI论文7篇,中文论文20余篇,参编参译专著多部。每周五上午门诊。
蒲鹏,副主任医师,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冠心病及肺高压的临床防治,长期从事心血管介入诊疗工作。现任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血压防控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精准医疗与分子诊断专委会委员。主持国家级、校、院级课题多项,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审专家,发表SCI论文20篇,担任多个SCI杂志审稿人。
文莉,博士,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讲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肺动脉高压和疑难呼吸困难的诊治,多次在全国领域心血管学术会议上发表病例演讲等。主持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院内博士培育基金一项。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研究,并且作为Sub-I参与多项肺动脉高压相关的药物多中心临床试验。已发表SCI和CSCD论文10余篇。
四、图片或影像资料
上图:2017年在哈佛医学院专家的帮助下开展中国第一例侵入性心肺运动试验;
中图:疑难呼吸困难患者常规开展侵入性心肺运动试验明确诊断;
下图:团队成员照片
五、宣传资料专项人员姓名及联系方式
宣传资料专项人员:黄玮,联系方式 13638309211
六、附样稿可参考
https://mp.weixin.qq.com/s/OL9hcv-TPwvWkpMbXovY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