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1977年,董绍贤和陈敦敏将骶管阻滞技术应用于无痛分娩。1981年,董绍贤、蒋夏、房秀生开展了颈部硬膜外阻滞治疗颈椎病。1982年,开展了硬膜外阻滞下的无痛分娩。1988-1989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疼痛门诊和病房。初期门诊每周半天,开放床位2张。1989-2000年间,床位数逐渐增加至8张,并添置了超激光治疗仪、低周波、牵引床等治疗设备;房秀生、胡懋兰、陈敦敏、何大模、李秀英、唐万碧、闵苏、陈萍、杨晓秋、刘丹彦、刘新伟、周泽军、古博、王萍、程波、李伦旭、高进等各级医师及况立文、谢志军、陈星菊等麻醉与手术室护士共计数十人次先后轮转疼痛门诊与病房,主要采用药物及神经阻滞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治疗颈腰椎病、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癌痛等各种急、慢性疼痛疾病。
2001年,重庆市卫生局批准成立“重庆市疼痛治疗中心”,同年,杨晓秋固定到疼痛病房负责医疗与日常管理及重庆市疼痛治疗中心工作,将PCA技术、神经刺激器等技术应用于慢性疼痛的治疗并扩大了疼痛疾病的诊治范围,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方面很有特色,2002 年在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作“带状疱疹能不痛吗?”的电视科普直播,扩大了医院和疼痛中心在全国的影响。2004年,疼痛门诊由每周两次调整为每周5次,床位量由8张增加为15张。
2007年,疼痛科正式建立了疼痛专科护理团队。2007年,杨晓秋、高进、刘小男等先后开展射频热凝/脉冲射频技术、臭氧注射术治疗疼痛疾病。2009年周泽军增派至疼痛科工作。2010年杨晓秋等开展脊髓电刺激术、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等系列疼痛微创介入技术,疼痛科由此开启了向综合性、立体化、精确化疼痛诊疗体系发展之路。
2012年3月,疼痛科被纳入内科系统实行“双独立考核”管理。同年,疼痛科被授予卫生部全国首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全国临床疼痛治疗培训中心”。2013年,李秀英返聘回疼痛科工作,疼痛科成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癌症疼痛等三个亚专业方向,分别由杨晓秋、周泽军、李秀英任亚专业学组组长。2012年,杨晓秋等开展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及微创介入治疗技术。2018~2020年,杨晓秋、周泽军、左蕾、李南等先后开展低温等离子技术、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技术、经皮穿刺三叉神经电刺激植入术等新技术。2020年,疼痛科牵头成立“重庆市疼痛专科联盟”,川渝地区首批入盟单位92家。2021年,杨晓秋获国家卫健委流动人口中心首批卫生适宜技术传承推广项目“射频技术的规范化应用”传承人。2022年,疼痛科获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疼痛病诊疗专项能力提升项目(重庆)培训基地”。
35年来,疼痛科已在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癌性疼痛等慢性疼痛诊治领域形成了特色鲜明、技术精湛的三大亚专业方向。疼痛诊治与管理规范,诊断水平高,治疗手段丰富。已形成以诊治疑难、危重疼痛疾病为主,以神经阻滞、微创治疗为核心的综合性、立体化、阶梯化的慢性疼痛疾病规范化诊治体系。在PCA技术、超声及神经刺激器引导“可视化、精确定位”神经阻滞/毁损技术、经皮穿刺颈腰椎间盘射频热凝+O3溶核术、经皮穿刺颈腰交感神经毁损术/调节术、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脊髓电刺激植入神经调控术、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镇痛术等疼痛疾病微创介入治疗核心技术上领先西部。诊治患者数量平稳增长,年门诊量1.8万余人次、住院患者千余人次、微创介入手术近400台、神经阻滞治疗4000余人次。科室历来重视医疗安全与质量、医疗法律法规的执行和医疗技术的规范化实施,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疼痛科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常见疼痛疾病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常用治疗技术操作规范。每月定期或动态召开医护一体化质控会、科务会、医师会、质控小组工作会十余次,每周定期与动态开展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小讲座、青年沙龙等培训工作,不断总结、整改、提高。严格落实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保障医疗安全与质量,无医疗责任事故发生。年度医疗质量检查名列医院前茅,2023年获得医院“病案质量综合管理二等奖”。在疼痛疾病的疑难危重症诊治、疼痛微创介入治疗、疼痛亚专科建设、学科影响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疼痛学科之一。
疼痛科临床技术开展项目
1988~2000年 |
开展神经阻滞治疗各种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神经痛、癌症疼痛 |
2002年 |
开展PCA、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疼痛疾病 |
2007年 |
开展射频技术、臭氧等疼痛疾病微创介入治疗技术 |
2010年 |
开展西部首例SCS植入治疗顽固性神经痛 |
2011年 |
开展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治疗顽固性癌痛 |
2012年 |
开展彩超引导下疼痛疾病微创介入治疗 |
2018年 |
开展低温等离子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
2019年 |
开展三叉神经电刺激技术 |
2020年 |
开展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 |
2024年 |
开展脊柱内镜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