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科神经心理亚专业组
团队介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神经心理亚专业”团队主攻痴呆和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老年抑郁症的风险评估及规范治疗、老年睡眠障碍的综合诊治、老年帕金森综合征的病因及个体化治疗、老年癫痫的个性化诊治。开创合并症抢救、急性状态诊治、中期康复和长期照料的老年神经心理疾病连续医疗照护管理新模式。
亚专业于2010年10月在重庆市老年医学专科率先开设“老年记忆障碍门诊”,病例累积超过5500例,完成中老年人记忆筛查和记忆体检上万人次,是西南地区最具特色的记忆障碍门诊,已经建成为自主创新、精准诊断、连续照护,智能管理四位一体的新模式,2022年获批国家卫健委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认知障碍专科人才培训基地。诊疗范围包括各种类型的认知障碍和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帕金森相关痴呆等)、抑郁状态、焦虑状态、谵妄,以及中老年人记忆体等。
亚专业团队由学术带头人吕洋教授、学术骨干5人组成,含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1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在内的科研教学项目资助近40项,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超过100篇,主(参)编教材著作15部,参与指南共识15篇,参加国际国内新药/器械试验12项,培养博士硕士超过70人。
特色诊疗技术介绍
1. 认知障碍和痴呆MDT门诊
建立认知障碍和痴呆MDT多学科团队,包括老年病科、神经内科、精神科、康复科、全科医学科、放射科、老年护理专业,开设重医附一院首个非肿瘤MDT门诊,致力于认知障碍疾病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和管理。
2. 智能化神经心理评估技术
多维度人工智能评估技术采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将神经心理评估量表导入计算机,采用图形识别、语言识别、书写识别、动作识别等先进技术,实现评估无人化、评分自动化。人工智能系统对图形、语言、书写、动作的识别敏感度高,可重复性好,评估技术准确性高达90%,极大减轻了人力,提高了评估效率,在国际属于领先水平。
3. 认知障碍的早期集群诊断技术
依托老年记忆障碍门诊,以具有区域特色的病历系统为基础,采取症状评估、神经心理学特征、遗传风险基因、脑结构影像学、脑功能特征和生物标记物(Aβ和 tau蛋白的分子PET-CT)实现老年记忆障碍的精准诊断。这些从临床到病理、从临床危险因素到遗传危险因素、从结构变化到功能改变的认知障碍集群诊断技术达到国际早期诊断甚至临床前期诊断的要求,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4. 经颅磁刺激治疗认知障碍和精神行为症状
经颅磁刺激(TMS)可以双向调节大脑兴奋与抑制功能之间的平衡,同时接受TMS 刺激的局部神经组织可通过神经网络互相作用对大脑多部位功能产生影响。不同的TMS治疗处方(针对不同病人的大脑功能状况,采用不同的刺激强度、频率、刺激部位、线圈方向)可取得不同的治疗效果。自从2014年我科开展第一例TMS以来,积极探索将该技术运用于老年神经心理亚专业疾病和综合征,包括睡眠障碍、焦虑抑郁、脑卒中后遗症、帕金森综合征、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
5. 个体化人机认知训练技术
依靠计算机技术进行个体化人机认知训练,已成为认知功能障碍辅助治疗和评定的一种趋势,本专业自2015年4月开始开展此项新技术,从多认知领域进行认知功能训练。主要选取轻度及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训练对象,目前已经对639例患者开展了个体化人机认知训练。对提高记忆力、计算力、逻辑思维能力、反应速度、学习能力及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一定改善效果。
6. 认知障碍风险筛查技术
该技术在老年综合评估的技术上,采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方法,自主研发含20个危险因素的认知障碍风险筛查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APP。该风险筛查技术在敏感性、特异性、可操作性和成本效益比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可有效预测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