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科

查看更多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组建于1982年,1983年1月正式成立,是重庆市最早成立的超声科之一。经过40余年的建设,科室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超声诊疗中心,是影像医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在西南地区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力。作为重庆市医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第六、第七届主任委员单位,科室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等方面均具有较强实力。   科室设有浅表器官、血管、胃肠、肌肉骨骼和小儿五个亚专业组,专科特色显著,诊疗技术全面。2013年12月,科室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7年荣获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超声造影优秀单位”称号;2019年4月,被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授予中国肌骨超声培训基地资质。   科室现有医务人员109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正高5人,副高6人),中级职称22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91%。配备有日本佳能、日立、美国GE、飞利浦等高端超声诊断设备35台(其中台式彩超仪29台,便携式彩超仪6台)。常规开展腹部、甲状腺、乳腺、血管、肌肉骨骼、胃肠及小儿等超声检查,日均接诊量达1000-1200人次(不含体检)。近年来,科室积极开展超声造影、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置管引流、支架置入、PTCD及肿瘤消融等介入治疗新技术,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疗服务。   在教学科研方面,科室近5年共接收了来自云南、四川、青海、贵州、山东、西藏、湖南、新疆及重庆本地的进修生85名,承担了医学影像系本科生、研究生及留学生大课教学工作。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7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部级9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承担重庆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项,校级创新团队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篇。   科室始终秉承“精准诊疗、优质服务”的理念,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超声医疗服务,同时积极开展超声医学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工作,为推动区域超声医学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2年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组建

1983年

率先在重庆市成立了超声诊断科

1992年

陈受田同志申请获得了建科以来第一笔科研经费

1996年

购进了第一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2005年

黄晓玲同志获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填补了我科无硕士研究生导师的空白

2013年

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2017年

被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评为“超声造影优秀单位”

2019年

被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授予“中国肌骨超声培训基地”。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