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眼科医生不做近视手术?原因在这儿→
各位“四眼”友友们,
是不是早就受够了,
吃火锅时的“雾气蒙眼”
打篮球时的“眼镜飞天”
化妆时的“眼妆消失术”
……
好想做手术摆脱眼镜呀!
但有的友友就要灵魂拷问了:
为啥眼科医生自己不做近视手术?
他们不做我就不做!
(别急,答案在最后)
近视手术的“门槛”
您达标了吗?
想做近视手术?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合格”的候选人:
1.年龄:必须年满18岁。为啥?因为18岁之前,眼睛还没发育完全,近视度数可能会继续变化,手术效果也就不稳定了。
2.度数稳定:连续两年,每年近视度数增长不超过50度。如果度数还在“疯长”,手术后可能又会戴上眼镜。
3.停戴隐形眼镜:
·软性角膜接触镜(含美瞳):停戴时间不少于7天;
·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停戴时间不少于1个月;
·角膜塑形镜(OK镜):停戴时间不少于3个月。
以下情况
近视手术“劝退三连”
有些情况是绝对不能做手术的,比如:
对手术有不切实际的预期,或者心理状态不稳定;
全身基础疾病没控制好,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或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
有角膜扩张性疾病,比如圆锥角膜;
眼部有其他疾病,比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疾病,或者有明显感染;
孕期或哺乳期;
年龄未满18岁;
角膜过薄,或者前房深度过浅(眼内空间不足)。
近视手术种类多
怎么选?
近视手术主要分为角膜激光手术和有晶体眼人工晶体置入术两大类:
1.角膜激光手术:在角膜上刻眼镜
①全飞秒激光手术:就像在角膜里“雕刻”出一个透镜,然后通过小切口把它取出来。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干眼症状轻、可预测性和稳定性好。
②表层激光手术:适合角膜较薄的患者。手术通过酒精或激光去掉角膜上皮,再用准分子激光消融角膜,能矫正近视、远视、散光等各种屈光不正。
③瓣飞秒/全光塑屈光手术:
瓣飞秒是飞秒激光制瓣和准分子激光消融的联合,适合角膜偏薄的患者。可用于矫正多种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个性化程度较高。
全光塑屈光手术则是在瓣飞秒基础上,结合波前像差、角膜地形图、眼轴长等数据进行个性化屈光手术治疗,精准度高、视觉质量更好、夜视力更优,就像给眼睛做了个私人定制的“美容手术”。
2.有晶体眼人工晶体置入术 :在眼睛里植入定制眼镜
有晶体眼人工晶体置入术就是在眼内植入一枚特殊的“隐形眼镜”,适合高度和超高度近视患者,或者角膜偏薄、干眼较重的人。它的好处是不切削角膜,保留了角膜的完整性,是可逆的矫正方式。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需要咨询专业医生,根据术前检查的结果、摘镜意愿、用眼需求等多方面来综合评估。总之,别盲目跟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术后防反弹:
眼睛也要“养生”
手术后,可别以为就万事大吉了。要想防止近视反弹,得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复查:每年检查一次眼睛,发现近视趋势或其他问题及时干预。
2.科学用眼:遵循“20-20-20”原则,每看屏幕20分钟,远眺20英尺(约6米)以外,维持至少20秒。
3.保持规律作息:尽量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不要关灯看电子产品。
4.紫外线防护:户外活动时戴宽边帽和太阳镜,防止紫外线伤害。
5.保持眼卫生:勤洗手;禁止用手揉眼睛;特殊情况需要佩戴美瞳时,要注意清洁。
灵魂拷问:为啥眼科医生不做近视手术?
近视手术
是一场奇妙的“摘镜”之旅
术前检查是“门票”
手术方式是“交通工具”
术后护理是“保险”
做好充分准备
听从专业医生建议
选择权威机构
才能安全收获清晰世界
不管摘镜还是戴眼镜
~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万文娟
眼科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重医附一院眼科屈光手术组组长。重庆市医学中青年高端人才,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专家宣讲团成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屈光手术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眼科分会常务委员,重庆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副组长,重庆市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30余篇,发明专利1项,参编专著3部。
擅长:长期从事近视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擅长各类屈光不正的矫治。
门诊时间:周一、周三上午(袁家岗院区)。